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带来一波求职热潮。各位毕业生找工作,切记需谨慎,莫要上当受骗。随着网络上一组组“民国风”、“小清新”的高校毕业照走红网络,又是一年毕业季来临,紧随着又是一波求职热潮袭来。进入六月来,很多地方的派出所民警都接到类似“求职欺骗事件”如介绍:“求职季”里,很多不法分子打着大气的名号、豪华的环境、丰厚的待遇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们进行招摇撞骗。对此,鼓楼警方提醒广大“求职族”,擦亮眼睛,小心求职陷阱。
案例一:网络刷好评高回报“骗人的!”
5月13日17时许,某区某高校学生小刘在宿舍上网时,突然一条兼职刷单高薪酬的小广告跳出,小刘怀着好奇的心理点了进去,对方称只要在淘宝上为卖家刷单,便可获得丰厚报酬。小刘想闲来无事便准备刷一单试试,几分钟后对方就把付的钱通过支付宝打还给小刘,本单还额外支付20元钱的报酬,之后小刘又连续刷了20单共计2000元,可迟迟不见还款,小刘电话咨询店家后,店家称系统出了故障,并提出要小刘再刷10单试试,小刘的同学提醒会不会上了当,赶紧打110报警。以下有智盛人才网的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防骗攻略的方法:
1.通过正规渠道求职网络求职有着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还是希望广大求职族可以前往人才市场或定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求职、应聘,一些招聘单位在进场前都会进行资格审查,帮助求职族过滤一些诈骗单位。通过网络或中介求职的毕业生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建议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求职网站或求职中介,签订委托合同时要详细斟酌条款,选定工作单位后要进行实地考察。
2.深入了解应聘单位:求职族们在选定工作单位后,建议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自己应聘的岗位职责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校园BBS或向老师、同学打听了解该单位的真实情况。在准备入职前,还要与单位的人事部门谈好工资、是否有试用期、相关的福利保险等问题,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切实保障好自身权益。
3.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个人安全分为三种:一是信息安全。求职族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对自身资料要加强保密意识。二是人身安全。求职族们如果被要求前往偏僻地点或是宾馆房间等,请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女生不要独自前往,可请同学、朋友陪同,并在出发前向家人交代清楚自己前往的应聘地点及单位名称。三是财产安全。不法分子经常以交纳介绍费、培训费、保证金、体检费、服装费等名义,利用毕业生涉世未深的特点进行诈骗。因此,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毕业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三思而后行。
服务热线
13263965018 13263963050